關於減負,關於教育

昨天在拼娃羣裏看到一個網友發來的一段視頻,內容是 2019 年教育部部長回答記者關於給學生減負問題的一段節選:

減負難減負難,減負再難也要減,如果今日不減負,明日負擔重如山。負擔重如山,孩子不能健康成長,我們的學生會不高興的,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,寶寶不高興,問題很嚴重。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恆地治理下去,不獲全勝決不收手。

—— 2019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兩會部長通道回答記者關於學生減負的問題

觀看後,個人認爲部長講的話沒有從高一點的層次看孩子課業負擔重的問題,講話也不中庸,感覺在投孩子所好。

教育部可謂國之重器,講話什麼的是最應該注重咬文嚼字,一字千金的,不應該在公共場合講玩笑話、俏皮話博眼球。

孩子們不懂事,容易被這樣的言論誤導,認爲教育部都說應該給我減負,而從此更放任,而不關心學業,就真的是辦了壞事了。

現在這個時候,孩子們從小承受不了壓力,心理脆弱,認爲讀書壓力大,解決辦法不是說少讀點或不讀了,而是得從各個方面解決問題。我們一直以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人自居,卻不知道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什麼?儒釋道不僅走進了歷史書,而且還在有意迴避。古人的私塾,多好的教育參考範例啊,也被掃進了博物院。我們跟着西方文化進行分科和專業細化,的確解決了很多問題,但也要看到其不足和問題。多少人像我一樣作爲一個科班生,甚至有的人哪怕獲得了碩士、博士學位,也只是在專業上知道那麼一丟丟,生活中卻連一段完整的話都表達不清楚?我們得把琴棋書畫撿起來,把教育重在樹德樹人這一根本給重新立起來,這樣培養的纔是真正有人格的人。

現在的各種語文書,哪怕是大學的各種文科書,高度能超過古人三歲教材「三字經」的有幾本?

教育不談傳統方法,不談儒家,不談心性,那中國千百年自己的教育經就斷掉了。

現在的學校,哪怕是頂級學府,幾乎都可以清一色的歸類爲職校、技校,都是爲找工作服務的。這些高等學府早就把古人的東西丟光了,丟的都出現了「鴻浩之志」了。真正的大學反而在民間,在老人傳下來的口頭禪。

還是希望教育部要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,解決問題一定要深思熟慮,當從大的教育觀、歷史觀、家國觀去考慮問題,而不是不假思索草率的用「減負」來釋掉「肩負」,這樣就太遺憾了。


癸卯年臘月廿八於大連

评论

正在加载评论......